公考公平吗?考公务员对所有人是不是一样的?

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束后,许多考生对于公共考试有了不同的认识。在接触公务员考试之前,大家都是通过义务教育和学业水平测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在学生时代的选拔性考试中,所有考生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论是小升初、中考还是高考,每一次筛选都是为下一阶段的学业做准备。

为了更准确地找到适合未来教育阶段的人才,同一起跑线几乎成为每一次学业选拔考试的前提条件。因此,每个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考生都习惯性地将这种同一起跑线的思维方式带入了公务员考试中。

用以往成功的经验来指导当前的实践是每个人的自然选择。然而,包括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内的公共考试的选拔路径与其他类型的考试截然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外界一直不能将公务员考试与高考划等号的原因所在。因为从目前的教育模式出发,年轻人往往将起跑线视为考试公平的前提条件。

公务员考试毫无疑问是公平的,但公平始终是基于规则而非起跑线的。对于每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他们并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在对待公务员考试的问题上,许多考生的认知仍停留在校园内。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学业水平测试是该体系的连接点。选拔上一阶段学业水平较高的考生进入下一阶段的教育,这是学业考试的本质意义。

但公考的选拔不是教育的一环,公考是就业不是教育。既然公考不担负为教育输送人才的使命,那就天然地失去了同一起跑线的基础。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公考会在笔试之外引入面试,甚至还有体检政审。

公考公平吗?

没有了同一起跑线,很考验考生的摸索自学能力。而在应试教育阶段,考生是不需要摸索能力的。教材有统一的编订,学科有专业的划分,连授课都有统一的安排。

即使是面对考试,会有老师讲解题型,也会有总结出来的公式规律应对作答。在这个阶段,饭都是喂到嘴边的。能考成什么样,完全看个人能吃下多少。

公考显然不一样,跟应试考试相比,公考只有一个大纲。但公考考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个考生反映考题超纲。公考大纲就是一个摆设,它的存在只不过是因为其他考试都有。

如果学业考试的意义是告诉考生怎么学,那公考的出题人就是在提醒考生学了也没用。

那学了真的没用吗?当然不是。很多考生也通过考试验证了“学习没用”,考前复习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到了考场一个也用不上。

习惯了把饭喂到嘴边的我们,在公考的开始阶段,是忘了怎么吃饭的。一旦脱离了系统化的课堂模式,考生摸索能力的不同很快就体现了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考生热衷于在公考中拜师的原因。因为习惯了在老师引导下的我们,天然了失去了摸索能力。怎么制定学习计划,怎么发现考试规律,怎么总结解题思路,这些都需要考生在公考里自己摸索。

没有摸索自学能力的考生,很自然的会遇到这样一种困境。明明跟着别人学起来豁然开朗,遇到真题还是手忙脚乱。这种在考场找不到头绪的情况,在行测里更明显。

这同样还是自己摸索自学能力不足造成的。跟着别人的思路走,永远都会缺失思考的环节。但行测同样是压力测试,在那个高压环境下,平时没有养成思考习惯,跟谁学来的都用不上。

行测的每次答题,几乎靠的都是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反应,只有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才不需要思考时间。

在公考的最初阶段,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备考需要多长时间?上岸需要多少分数?从迷茫到准备再到适应,这是每一个公考人绕不开的阶段。

初中学习三年可以参加中考,高中学习三年可以参加高考。一中需要多少分可以读,清华需要多少分可以上。这些在应试教育下都有答案。

不仅有目标答案,就连自己的基础水平,也是一清二楚。因为在面临下一个阶段的学业考试前,上一个阶段已经告诉了我们自己和对手的水平。

但公考从来没有起跑线,因为考生的基础水平是不同的。公考不是应试教育,没有上一个教育阶段的学业总结。

参加公务员考试是一次双盲选择,对考生和单位来说都充满了未知因素。举个例子,有些乡镇的岗位没有限制条件,但进入面试的分数线却比市直还要高。还有一些沿海地区的税务局和海关,他们的分数线比中央机关单位还要高。

在公务员考试中,竞争的不是分数,而是名次。当你和另一个人被狮子追赶时,决定你是否能活下来的不是你的速度,而是你能否跑得比他快。

至于备考所需的时间,这更是基础水平的直观反映。有的考生只用三个月备考就成功上岸,而有的考生备考三年却还在原地踏步。

在所有成功案例中,备考时间只是结果的反推。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基础水平,不仅备考时间成问题,甚至在选择岗位时也会遇到困难。

由于基础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差异,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无法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

    暂无评论内容